小雪时节,黔江濯水镇蒲花社区居民钟世峰的现代化大蚕养殖大棚里,颗颗蚕茧形状饱满,茧衣蓬松且有光泽、茧白如霜。钟世峰穿梭在蚕房里,一边采摘蚕茧,一边估算着这一季的“蚕宝宝”能带来多少收益,“今年春夏秋三季蚕茧已经收入15万元左右,这新增的第四季大概能增加两万元的收入。”
黔江是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,可蚕茧一般产出于春夏秋三季,为何钟世峰的蚕房在初冬时节仍在收获蚕茧?据了解,今年该区在春夏秋三季养蚕的基础上,首次推广了“晚晚秋”蚕,延长了蚕农的“增收线”。
龙头企业牵引
带动发展蚕桑种植面积9.3万亩
18年前,双河丝绸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双河丝绸”)落户黔江正阳工业园区,这也是第一家落户黔江的浙江企业。“在黔江发展蚕桑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。”双河丝绸总经理陈松奎说,黔江土壤气候宜桑宜蚕,特别是阿蓬江两岸水土丰润肥沃,自古就是蚕桑之乡,居民也有栽桑养蚕的传统,养蚕见效快……然而,以前黔江的蚕桑产业存在产业链不完整、养蚕收益低等问题。
双河丝绸落地黔江后,不仅将原先分散的生产、加工、销售进行了整合,同时对蚕农进行技术帮扶,从栽桑、养蚕到收烘、缫丝进行“一条龙”服务。
18年来,双河丝绸带动黔江23个乡镇发展蚕桑种植面积9.3万亩,5000多户蚕农售茧收入达1.8亿元,户均增收3万余元。双河丝绸也在做好缫丝主业的同时延伸产业链,产品涵盖床品、服饰、桑蚕保健等多个领域。不仅如此,双河丝绸还带动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黔江,形成了完整的蚕桑产业链,黔江也由此连续13年位居全市蚕桑产业首位,产品远销意大利、法国等欧美国家和地区。
全区推广小蚕共育模式
每张蚕茧增值300元至500元
栽桑养蚕生产周期短、风险小,可实现当年栽桑、当年养蚕、当年获益,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。再加上双河丝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,“短、平、快”优势凸显的蚕桑,成了黔江许多乡镇发展产业的首选。
然而,一般的蚕种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较弱。特别是小蚕,如果没有得到精心呵护,就会出现大幅减产。如何才能提高小蚕抵御气候突变的能力,培育出体格健壮、成活率高的小蚕?双河丝绸率先探索了小蚕共育模式,并在黔江全区推广。
小蚕共育,即通过人为创造适宜小蚕生长的环境条件,精心管理,共育出体健、量足的“蚕宝宝”后再发放给农户饲养。
“小蚕共育模式实现了集中指导、集中管理,既提高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,又降低了蚕农的养殖成本和技术难度。”双河丝绸技术人员介绍,蚕农们领回小蚕后只需喂养20天左右就能结茧。
统计数据显示,小蚕共育模式为每张蚕茧增值300元至500元,进一步体现了蚕桑产业“短、平、快”的效益优势。
今年6月中旬,黔江首批春茧开秤收购,濯水蚕茧站当天收购蚕茧500余担;10月底,黔江迎来晚秋蚕茧丰收。黔江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蚕茧总体质量较好,每张蚕茧产量比去年增加4到5斤,均价比去年同期增加2元,前三季度已完成收茧4万担,综合产值超过8亿元。
首次推广“晚晚秋”蚕
延长蚕农“增收线”
按照惯例,11月初晚秋蚕收购完成后,黔江今年的栽桑养蚕事项就该落下帷幕。可濯水镇、阿蓬江镇、黑溪镇等10余个低海拔乡镇村民的蚕房里,如今依然挂满了雪白的蚕茧;双河丝绸等企业的车间,也源源不断地接收着来自这些乡镇的蚕茧。
“今年,我们在春夏秋三季养蚕的基础上,首次推广了‘晚晚秋’蚕,延长了蚕农的‘增收线’。”陈松奎将记者带到双河丝绸办公楼一层一个开着暖炉、挂满蚕茧的房间里,“这是我们的实验室,‘晚晚秋’蚕就是在这里饲养成功后向蚕农推广的。”
陈松奎介绍,每年春夏秋三季养蚕后,一般桑树上还会剩余大量桑叶,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,就会造成资源浪费。“我们就思考:能不能增加一季养蚕,将这些桑叶充分利用?”增加一季养蚕,最大的困难是低温天气。双河丝绸通过反复比对蚕种、采取增湿增温等方式,成功养育出“晚晚秋”蚕。
“为了帮助我们养‘晚晚秋’蚕,双河丝绸提早组织我们购买了围膜等升温设备。”钟世峰介绍,为了确保“晚晚秋”蚕的生长环境,他按照专家的建议,在蚕房内使用电灯、柴火进行加温,将温度控制在20℃-25℃之间,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,为“蚕宝宝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。“今年的蚕茧价格较好,又多收一季,高兴得很。”看着眼前雪白的蚕茧,钟世峰脸上绽放着笑容。
“收完蚕茧,忙制丝绸。”黔江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“晚晚秋”蚕的具体产量还在统计中,但仅双河丝绸收购“晚晚秋”蚕茧就已超过1万担,“有了‘晚晚秋’蚕助力,今年黔江蚕桑产业产值预计将突破10亿元。”
消息来源:重庆日报